【記者謝柏宏/台北報導】
景氣回溫及中美醫改商機顯現,不少生技類股首季交出好成績,中天(4128)董事長路孔明昨(22)日表示,中天第一季獲利近8,500萬元,超越去年全年獲利表現;百略(4103)董事長林金源也表示,百略第一季稅前盈餘1.55億元,較去年同期大增1.8倍。
櫃檯買賣中心針對生技產業召開「特色產業業績發表會」,請訊聯(1784)、百略、東洋(4105)及中天四公司說明營運展望,四公司股價除百略下跌0.15元,以48.75元收盤外,其餘三公司股價上揚,中天成交更逾6,000張,並帶動生技類股昨天上漲0.32%。
路孔明表示,中天自去年調整營運策略,由一家新藥研發為主的公司,開始多角化發展保健品,尤其邀請港星劉嘉玲代言後,業績倍數成長,今年第一季每股稅後純益0.38元,即可印證業績強勁成長,終於擺脫歷年來因為新藥研發造成的虧損。
路孔明表示,中天獲利雖已大幅成長,但今年首季研發支出仍較去年同期成長三成,其中在蛋白質抗體庫的建構,4月已超出英國成為全球最大抗體庫,抗體數目達5.93乘以十的十次方個;蛋白質標的篩選也找到15項,每一項都可授權給其他藥廠。
訊聯董事長蔡政憲表示,今年與鴻海合資成立的康聯生醫,已確定8月1日正式開幕,將以鴻海在台5,000名員工為首要爭取的客戶;除與鴻海合作外,訊聯今年更要加強基因檢測及幹細胞移植的規模,其中負責基因檢測的子公司創源生技,日前已完成1億元增資,下半年將繼續對外尋找策略投資夥伴。
林金源表示,受惠於景氣復甦,該公司今年第一季營運表現,已恢復到2008年金融風暴發生前的高水準,現有電子血壓計及體溫計產能滿載,預計第二季表現繼續維持高水準。
東洋昨天也公布今年首季財報,在東南亞及中國大陸獲利大幅成長帶動下,首季稅後純益1.13億元,年增率九成以上,首季每股稅後純益0.89元,較去年同期0.54元大有成長。